“我的病三两天不治死不了人!”
大年三十晚上,王震一行驱车直奔天津港务局码头,连夜把港务局的领导叫来询问压港情况。港口内有多少船只没卸?港口外等待装卸的船只又有多少?问清楚之后,他很诚恳地向大家说:“春节不休息了好不好?我就在船上过春节,和大家一起卸货!”
点击查看更多图片
这就是王震!任何一件事情到他手里,都得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。当他从报纸和电视上获悉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,在人生观、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少糊涂观念,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信息,便深感不安。他与多年从教的老伴反复交换看法:要培养“四有”新人,必须从幼儿和中、小学生抓起;而要抓好基础教育,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中、小学和幼儿教师队伍。为此,他还找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、文汇报的记者座谈。通过调查研究,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。
1986年5月,国家教委要成立一个教师奖励基金会,以集社会之力,表彰教师的功绩,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。教委和基金会筹备组拟请王震出任基金会的名誉理事长。王震诙谐地说:“我从来没有向组织要过官,这次要讲讲价钱了!要我当名誉的我不干,要干就去掉‘名誉’二字,做个有职有权的理事长才有味道。”
这一点当然是国家教委和基金会筹备组求之不得的。为筹建中国中、小学和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,王震四处奔走,多次召开会议,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,支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,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、素质作出贡献。王震郑重表示:对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工作,“将全力以赴,忠于职守”。
他一诺千金,除了为基金会的工作操劳外,还带头为基金会捐资,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200元。老伴王季青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00元。即使是出任国家副主席之后,他也依然不忘自己“争来”的这份社会工作,有条件就参加基金会理事会议、表彰奖励教师会议、教师节庆祝大会及慰问教师、研究基金会工作等活动。
1993年3月12日,王震在广州病逝,享年85岁。王震逝世后,有人愿意出钱拍摄反映老将军战斗生涯的电影、电视剧,但王季青都婉言谢绝了。她说,现在还有一部分老、少、边地区的群众没有脱贫,还有一些孩子因贫困而失学。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,需要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,你们把这笔钱用来建学校或捐给“希望工程”,不是更好更有意义吗?这也是对王震同志最好最深的怀念……
2007年12月24日,王季青在北京逝世,享年94岁。